吴伟平 发表于 2016-12-13 19:17:24

浅谈雕艺创作中的“我”

浅谈雕艺创作中的“我”

吴伟平

雕艺创作离不开一个“我”。要是没有了“我”,就不会有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反映,那么作品就会干巴巴,如行尸走肉一般,没有艺术感染力了。当然,这作品又不能全部是“我”的主观存在,它应该还有外在的客观事实,比如历史文化的影响、时代因素的制约、现实生活的束缚,甚至是当时创作环境的微妙作用,都将使作品带上“非我”的痕迹。其实,“我”本身就是在“非我”的包围中,并寻求某些契合点。也是就是说,个人创作之前主观会在客观事实中寻找灵感和素材,同时这些灵感和素材会诱导主观的创作过程发生微细的变化,甚至是身不由己、大刀阔斧的巨变。例如,很多创作者在面对一块石头时,他主观上的构思已经很充分,可谓胸有成竹了,然而进入创作状态时,很多预设的东西会不知不觉地变化着,最后要么浑然天成,要么面目全非。当然雕艺创作更多的是按部就班,所以出现大变化的情况毕竟比较少。但不管怎样,雕艺创作是主观“我”的融入,它难免有个性的张扬或压抑,也有情感和思想的抒发,同时,它一定会反映客观的现实,要么历史,要么生活。而这之中,有“大我”、“小我”、“无我”的问题需要去探讨,即对“我心”的把握。
古人说:“万物皆备于我。”也说“乘物游心”,都在强调主体的“我”对于客体的物的作用。没有“我”的存在,物不能说话,也没有生命力,也就不是艺术品了;正因“我”的进入,物即作品才焕然一新,才会说话,才有真正的灵魂。因此,雕艺创作中不可缺少“我”!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浅谈雕艺创作中的“我”